托尔斯泰的八段人生:从庄园到战场,从信仰到告别

《你好,俄罗斯》多语种编辑团队(照片元素来源:Archive Farms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、亚历山大·鲁明/塔斯社、Klipartz) 托尔斯泰的八段人生:从庄园到战场,从信仰到告别
《你好,俄罗斯》多语种编辑团队(照片元素来源:Archive Farms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、亚历山大·鲁明/塔斯社、Klipartz)
  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,有八个地方像八颗星,散落在托尔斯泰一生的轨迹中。它们见证了一个贵族少年的成长、一个战地军官的迷惘、一个思想家的觉醒,也见证了这位文学巨匠与世界的爱与别离。从雅斯纳亚·波良纳的静谧林间小道,到莫斯科哈莫夫尼基的冬日书房;从高加索的硝烟战火,到克里米亚的血与泥;从圣彼得堡的华丽舞厅,到奥普京修道院的钟声回荡;直至阿斯塔波沃小站那场静默的告别——这些地方不仅塑造了托尔斯泰的文学,更雕刻了他的灵魂。翻开这段旅程,你会发现,每一处土地,都藏着一个托尔斯泰的秘密。

  1、雅斯纳亚·波良纳(Ясная Поляна)——灵魂的归宿

Heritage Images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 位图图拉州的雅斯纳亚·波良纳庄园(现雅斯纳亚·波良纳庄园博物馆)
Heritage Images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

  在图拉州这片家族庄园里,托尔斯泰诞生、度过了大半生,也写下了几乎全部的代表作——《战争与和平》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……这里是托尔斯泰思想的摇篮,也是“托尔斯泰主义”的发源地。至今,来自俄罗斯各地的崇拜者仍纷至沓来,只为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大师的气息。庄园深处,安眠着托尔斯泰——一个没有十字架、没有墓碑的朴素土丘。这是他生前的遗愿:让一切回归大地与自然。

Mordolff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 在雅斯纳亚·波良纳期间托尔斯泰的家庭照片
Mordolff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

  2、莫斯科(город Москва)——冬日的文化灯塔

Heritage Images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 列夫·托尔斯泰位于莫斯科哈莫夫尼基的住所
Heritage Images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

  8岁那年,托尔斯泰第一次踏上莫斯科的街头,克里姆林宫的壮丽景象令他惊叹,这份震撼后来被写进了《战争与和平》。1882年,他在莫斯科的哈莫夫尼基(Хамовники)买下庄园,从此每到冬天全家便迁居于此。哈莫夫尼基很快成了当时莫斯科的文化客厅:文学巨匠、音乐家、画家、评论家纷纷到访,与托尔斯泰促膝长谈。

tolstoymuseum.ru 托尔斯泰位于莫斯科哈莫夫尼基的住所
tolstoymuseum.ru

  3、喀山(город Казань)——青春的反思之地

Tatarstan.ru (CC BY 4.0) 喀山博物馆
Tatarstan.ru (CC BY 4.0)

  父母相继离世后,年轻的托尔斯泰被送到喀山投靠姑母佩拉盖娅·尤什科娃。在这里,他开始写日记,深刻反省自我。他曾在喀山大学就读数年,却因不满僵化的教育制度而退学——那时,他已开始显露出不愿被束缚的天性。

  4、高加索(Кавказ)——寻找人生的路口

Heritage Images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 高加索山脉
Heritage Images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

  最初,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为何要去高加索。年轻、未婚、无牵无挂的他,也许只是想寻找生命的意义。他加入炮兵部队,参与了与反抗俄国统治的高加索山民的战斗。在这里,他完成了第一部重要作品——自传体小说《童年(Детство)》。

  多年后,他在《哈吉·穆拉特(Хаджи-Мурат)》中,以深切同情的笔触描写这些被帝国力量打断生活的山民。

  5、克里米亚(Крым)——战争的残酷课堂

ullstein bild Dtl.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 托尔斯泰在克里米亚
ullstein bild Dtl.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

  1853年,托尔斯泰从高加索调往克里米亚,亲历克里米亚战争。他在《塞瓦斯托波尔故事(Севастопольские рассказы)》中,直面描写战争的无意义与残酷,被誉为俄罗斯第一位真正的战地记者。这部作品让他声名鹊起,其中《伐木(Рубка Леса)》一篇甚至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印象深刻。

  6、圣彼得堡(город Санкт-Петербург)——华丽而冰冷的舞台

brandstaetter images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 托尔斯泰在圣彼得堡
brandstaetter images / Contributor/Getty Images

  1856年退役后,他来到帝国首都,短暂沉溺于宴会、舞会与上流社会的交际场。在这里,他结识了已成名的屠格涅夫,获得了文学上的鼓励。虽然逗留时间不长,但这座城市的奢华与冷漠深深印在他心里,并在他的多部作品中留下印记。

  7、奥普京修道院(Оптина пустынь)——信仰的试炼场

iZhenya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 位于卡卢加州科泽利斯克附近的奥普京修道院
iZhenya/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

  位于卡卢加州(Калужская область)科泽利斯克(Козельск)附近的奥普京修道院,是19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精神中心之一。托尔斯泰多次在此与修士、尤其是著名长老安布罗修进行长谈,一度萌生出家为僧的念头。然而,1880年代的信仰危机与精神挣扎,最终让他与教会分道扬镳,并被正式革除教籍。

  8、阿斯塔波沃车站(станция Астапово / станция Лев Толстой)——最后的远行

谢尔盖·皮亚塔科夫/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/ Sputnik 阿斯塔波沃车站和列夫·托尔斯泰像
谢尔盖·皮亚塔科夫/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/ Sputnik

  如果没有托尔斯泰,这个小车站或许永远不会被人知晓。82岁那年,他突然离家出走,想要追寻自由。只有私人医生陪伴,他登上南行的列车。然而,仅仅十天后,他便在车站站长的家中病倒,数日昏迷不醒,直至生命终结。车站外,记者们守候着这位巨人的最后消息。

  1918年,这座车站被改名,以纪念他的名字——列夫·托尔斯泰。

Morozov /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/ Sputnik 列夫·托尔斯泰
Morozov /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/ Sputnik

  托尔斯泰的一生,从未被一处地方束缚,却又深深扎根于他走过的每一寸土地。

  这些地方是他的精神地图——在雅斯纳亚·波良纳,他学会与自然对话;在莫斯科,他感受人文与思想的交锋;在高加索与克里米亚,他直面生死与战争的真相;在奥普京修道院,他追问信仰的本质;而在阿斯塔波沃车站,他用最后的旅程告诉世界:自由与真诚,比生命本身更值得追寻。

  今天,当我们踏上这些土地时,或许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吸——那是托尔斯泰的目光,依然注视着人类的灵魂。
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