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国旗的来历:三色旗背后的历史风云

ZUMA Press / Global Look Press / Global Look Press 俄罗斯人在脸上画了俄罗斯国旗
ZUMA Press / Global Look Press / Global Look Press
说起俄罗斯的国旗,大家脑海中大概都会浮现出那面横向排列的白、蓝、红三色旗。这面旗帜不仅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,更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与身份认同。可你知道吗?从18世纪首次出现,到最终成为国家正式国旗,三色旗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。

        三种颜色有什么意义?

              目前,俄罗斯宪法并没有对三色旗的颜色意义做出官方解释,但民间早已流传着多种解读。一种广泛接受的解释源自欧洲纹章学:白色象征高贵与坦率,蓝色代表忠诚与贞洁,红色则象征勇气、宽宏、慷慨与爱。还有一种解释则带有“地理色彩”:18世纪初,俄罗斯包含三个历史地区——大俄罗斯(今俄罗斯西部)、白俄罗斯、以及小俄罗斯(今乌克兰的一部分)。这三片地区分别以红、白、蓝三色代表,也就成了彼得大帝为王室旗帜选色的灵感来源。

        彼得大帝与海军:国旗的首次亮相

瓦尔瓦拉·格兰科娃
瓦尔瓦拉·格兰科娃

              彼得大帝(1682–1725年在位)热衷西化改革,他特别重视发展海军、打通出海口。在他建立正规海军之前,就在河流航行的试验船上悬挂起了白蓝红三色旗。有种说法是,这三种颜色是彼得大帝从荷兰学来的——当时荷兰是世界海洋强国,他本人也曾亲赴荷兰学习造船和航海。但俄罗斯纹章委员会主席维林巴霍夫指出:彼得在去荷兰之前就已经用上了三色旗,因此更可能是受到本土传统的影响,而非完全照搬荷兰。

        帝国双旗制:三色旗曾经“靠边站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彼得大帝之后,俄罗斯进入了罗曼诺夫王朝时期。这个阶段,出现了“两面国旗并存”的情况:白蓝红三色旗多用于商船和民用场合,而黑黄白三色旗(后被称作“帝国旗”)则成为国家官方认可的标志。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(1855–1881年),正式确立黑黄白为国家用旗。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国家徽章中的双头黑鹰(黑+黄)和圣乔治(白色)——他是俄罗斯的守护圣人。不过,到了亚历山大三世时期,他推翻了父亲的决定,强调白蓝红三色旗才是“纯正的俄罗斯象征”,并用于官方活动。于是,在俄罗斯帝国晚期,经常能看到“两面旗同时出现”:政府建筑上挂帝国旗,商界和节庆场合则飘扬三色旗。

        三色旗影响力:泛斯拉夫色系的开端

              19世纪中期,白蓝红三色旗在泛斯拉夫运动中发挥了重要象征意义。1840年代,斯拉夫各国代表在一次大会上决定采用白蓝红作为共同的民族色彩,以表示对俄罗斯的认同与团结。这三种颜色后来也出现在了多个斯拉夫国家的国旗上,例如捷克、斯洛伐克、塞尔维亚、克罗地亚、斯洛文尼亚等。

        苏联时期:红旗当道,三色旗“流亡海外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1917年十月革命后,三色旗和帝国旗都被禁止使用,取而代之的是带有镰刀、铁锤与红星的红色旗帜——它成为了苏维埃政权的象征。而三色旗则被流亡国外的反共人士继续使用,成为“白俄”(反对布尔什维克革命者)的象征。也因此,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、90年代初,三色旗再次成为俄罗斯国内反苏民主运动的标志。

        现代俄罗斯:三色旗正式回归

              1991年,苏联解体,俄罗斯联邦宣布将白、蓝、红三色旗重新定为国家正式国旗。从那天起,这面旗帜便成了俄罗斯新时期的象征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尽管如此,今天的俄罗斯政治活动中仍然能看到其他“历史旗帜”的身影:

  • 红色苏联旗帜:仍被共产主义者使用;
  • 黑黄白帝国旗:常见于保皇派、民族主义者和极右翼活动中;
  • 还有政客提出要恢复帝国旗为国旗,认为俄罗斯“最辉煌的胜利”都是在帝国旗之下取得的,但这些提议始终没有获得通过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纹章专家弗拉基米尔·梅德韦杰夫表示,白蓝红三色旗早已根深蒂固,成为俄罗斯现代国家身份不可替代的象征。

        国旗,不止是一种颜色组合。从彼得大帝到沙皇帝国,从苏维埃红旗到现代三色旗,俄罗斯国旗几经变迁。这不仅仅是颜色的变化,更是国家认同、历史进程与政治选择的缩影。它是海军的梦想,是革命的回声,是民族的团结,也是历史的倒影。

        如果你觉得这些旗帜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,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:
              你最喜欢哪一版俄罗斯国旗?
              你认为国旗应代表历史、民族、政治还是情感?
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