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伏特加更有代表性!20个“非官方”俄罗斯国民符号,你认识几个?
俄罗斯奶奶(Бабушка / Babushka)
在俄罗斯,“Бабушка / Babushka”不仅是“奶奶”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她们戴着头巾,慈祥却强势,最喜欢的事就是让你多吃一点。不听话?小心她的“爱的暴击”!
巴拉莱卡三角琴(Балалайка / Balalaika)
三角形的三弦乐器,是俄罗斯民谣的灵魂。从17世纪一直弹到今天,不少乐队还用它改编现代流行乐,让人一听就有浓浓的俄味。
芭蕾舞(Балет / Ballet)
提到《天鹅湖》和柴可夫斯基,你就知道芭蕾和俄罗斯密不可分。虽然芭蕾源于法国,但真正发扬光大的地方,是俄国剧院的舞台。
圣瓦西里大教堂(Собор Покрова Пресвятой Богородицы, что на Рву / St. Basil's Cathedral)
这座坐落在红场的“糖果屋”是俄罗斯最标志性的建筑,其实它由9座小教堂组合而成。每次看到它的洋葱头穹顶,都像进入童话世界。
熊(Медведь / Bear)
虽然全世界都有熊,但俄罗斯却被“熊”牢牢绑定了形象。从西方漫画到新闻讽刺画,俄罗斯几乎总是以熊的形象登场。
黑方块(Чёрный квадрат / Black Square)
马列维奇的《黑方块》可能是最著名、也最让人困惑的俄罗斯艺术品。究竟是天才之作,还是“皇帝的新装”?争议至今仍在继续。
俄式煎饼(Блины / Bliny)
这种薄煎饼是俄罗斯人家中常备的传统美食,咸甜皆可,每个家庭都有独门配方。“煎饼节”(Масленица / Maslenitsa)时,还能吃个够!
罗宋汤(Борщ / Borsch)
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声称这是“国汤”,但无论谁发明的,带有甜菜的这碗热汤早已成了东欧美食的共同记忆。
鱼子酱(Икра / Caviar)
黑的红的都好吃,鱼子酱是俄罗斯节日餐桌上的“奢侈小泡泡”。虽不常吃,但新年夜来上一勺,才算完整!
金顶教堂(Золотые купола православных храмов / Golden Domes)
走在俄罗斯城市,最先看到的可能就是教堂金灿灿的洋葱顶。这些东正教教堂不仅美得出奇,还承载着浓厚的宗教与文化气息。
红五星(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 / Red Star)
五角红星曾是苏联的标志,如今仍能在克里姆林宫塔楼上看到它的身影。五角代表五大洲联合抗争,也是红军的象征。
卡拉什尼科夫步枪(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/ Kalashnikov)
“无论俄罗斯人做什么,最后都会搞出一把AK。”这把自动步枪诞生于1947年,如今几乎成了“俄罗斯制造”的代表之一。
霍赫洛玛(Хохлома / Khokhloma)
这种红黑金相间的民间花纹,最常见于木制餐具和装饰品。火鸟与植物图案让它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情。
女式传统头饰(Кокошник / Kokoshnik)
这种奢华头冠古老而多样,从小巧精致到夸张高耸,每个地区风格都不相同,是俄式传统服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套娃(Матрёшка / Matryoshka)
人人都知道的“俄罗斯套娃”,外层像个头巾姑娘,内里还能不断拆出小娃娃。虽然历史不长,却已是最具辨识度的俄罗斯手工艺品。
奥利维耶沙拉(Русский салат / Оливье / Russian Salad / Olivier)
全球叫它“俄罗斯沙拉”,但俄国人叫它“Оливье / Olivier”。它最早是为皇室设计的法式料理,后来被苏联时期“简化”成家家户户的年夜饭标配。
萨莫瓦热水壶(Самовар / Samovar)
俄罗斯人爱喝茶,而萨莫瓦就是全家的“热水中心”。它保温持久、容量超大,茶喝得慢慢来,一聊就半天。
人造卫星“斯普特尼克”(Спутник / Sputnik)
1957年,苏联发射了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斯普特尼克”,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,这个俄语词也就被英文世界“照单全收”。
伏特加(Водка / Vodka)
“干杯!”全世界都知道的俄式饮品。传说门捷列夫还参与了配方标准化。提醒一句:不会喝别硬上,俄罗斯人喝酒可不是闹着玩!
耳罩帽(Ушанка / Ushanka)
你可能在电影《红场热血》中看到阿诺戴的那顶毛绒耳罩帽,没错,就是它!保暖抗风,是冬日里的俄罗斯“标配”。
你心中的“俄罗斯代表”是哪一个?
欢迎留言分享你最喜欢或最惊讶的那个俄罗斯符号,也别忘了收藏这份文化小清单,下一次谈到俄罗斯,你就是“文化通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