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俄罗斯国旗的前世今生:你不知道的5个真相

彼得大帝时期初现雏形,三色旗源自17世纪

俄罗斯国旗的雏形可追溯至1668年,那时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下令建造俄罗斯第一艘远洋军舰“老鹰号”。据说,这艘船悬挂的旗帜使用了白、蓝、红三种布料缝制,但具体图案已经无从考证。
真正意义上的三色旗是在彼得大帝手中逐渐成型。1693年,彼得大帝首次在军舰“圣彼得号”上升起了类似现在样式的旗帜。当时,这面旗还加有双头鹰徽章,并被称作“莫斯科沙皇旗”。此后,彼得大帝规定:军舰使用另一种专属军旗,而这面三色旗则用于商船、探险船和民用公务船。
曾被“封存”近70年,三色旗一度遭废止

白蓝红三色旗在19世纪末正式成为俄国国旗,由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确定,象征皇权与人民的统一。但1917年俄国革命后,这面旗帜被布尔什维克政府彻底废除,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红旗。1922年,苏联成立,锤子与镰刀的红旗成为国家象征,代表苏维埃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追求社会主义理想。此后的数十年里,三色旗从公共视野中“消失”,直到苏联解体前夕才得以重现。
1991年重回公众视野,8月22日成为“国旗日”

1991年8月,苏联政局动荡,发生了“八一九政变”。一些保守派试图通过政变阻止苏联解体,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坚定反对,站上白宫(俄罗斯议会大厦)坦克,发表历史性演讲。正是在这场政变中,叶利钦重新升起了白蓝红三色旗,象征着新俄罗斯的诞生。自那以后,8月22日被定为“俄罗斯国旗日”,象征国家新纪元的开始。
国旗有“法律保护”,不能随意使用

1993年,叶利钦签署关于国家旗帜的总统令;2000年,普京进一步以《联邦宪法法》形式确立国旗地位。法律明确规定,俄罗斯国旗为横向三色:上白、中蓝、下红,长宽比例为3:2。国旗必须悬挂在联邦重要机关,不允许被地区政府擅自改编用于地方旗帜。国家哀悼日,旗杆顶部会绑上黑丝带。此外,任何侮辱国旗的行为都将承担刑事责任,严重者可判刑入狱。
三种颜色各有寓意,但解释版本不止一种

关于白、蓝、红三色的象征意义,历来有多种说法。19世纪流行的解释认为:白色象征自由,蓝色象征圣母玛利亚,红色代表国家权威。而当代较为普遍的理解是:白色象征和平与纯洁,蓝色代表信仰与诚实,红色则象征力量、勇气,以及为祖国流的热血。至于彼得大帝本人是否赋予这三种颜色特定含义,历史学界仍未有定论。
今天的俄罗斯国旗不仅是国家主权的象征,也是一段深刻历史的见证。从帝国时代到苏联解体,再到新俄罗斯的崛起,三色旗陪伴着国家走过风雨岁月。下次看到它,不妨多一份理解与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