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W2RU
GW2RU

俄罗斯人为何大多信仰东正教?原来“喝酒”也影响了改信历史!

自中世纪以来,俄罗斯就遍布东正教教堂,而且它们似乎会一直存在下去。
娜塔莉娅·诺索娃
今天的俄罗斯,是一个以东正教为主的国家。数据显示,约75%的俄罗斯人自认是东正教徒。走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,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偏远村镇,几乎都能看到庄严的东正教堂。然而,这种信仰在历史上可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——它的诞生,既有政治算计,也有文化碰撞,甚至和“能不能喝酒”有关。

      一开始,俄罗斯人并不信上帝

        在10世纪末之前,居住在东欧平原的斯拉夫部落信奉的是多神教。他们拜雷神佩鲁恩求战胜,拜大地母神莫科什求丰收。谁打算改变信仰?没人有这个打算,直到政治因素介入。

        最早皈依基督教的是奥尔加公主,她在拜占庭受洗。但真正改变历史的是她的孙子——弗拉基米尔大公。他并非因为“信仰感召”而改宗,而是因为国家需要统一的信仰和强有力的外交盟友。他原本想让全国信仰佩鲁恩,但失败了,于是开始“选宗教”。

      挑宗教像面试,“不能喝酒”的直接被淘汰!

        据《往年纪事》记载,弗拉基米尔大公让来自不同宗教的代表来“面试”:天主教神父、拜占庭东正教神父、伏尔加的穆斯林使者和犹太教拉比。他一一听取他们的介绍,结果相当戏剧性。

        穆斯林说:信伊斯兰不能喝酒。弗拉基米尔听完大吃一惊,立刻打断:“喝酒是罗斯人的快乐,我们不能没有它!”然后把人赶走。

        犹太教拉比也被拒绝了。弗拉基米尔问他:“如果你们的信仰这么棒,你们的圣地在哪?”拉比回答:“我们圣地现在被人占了。”弗拉基米尔摇头:“连自己的地都保不住,我凭什么信你的神?”

        德国来的天主教神父也被冷淡回绝:“我们的祖先没接受你们的信仰,我们也不会。”

        最终,赢得他青睐的是来自拜占庭的东正教代表。传说中,他派去君士坦丁堡的使者被东正教教堂的美丽仪式所震撼,回来后满眼星光。于是,弗拉基米尔亲自受洗,并在公元988年决定让整个国家皈依东正教。

      洗礼不是温柔劝导,而是强制推行

        弗拉基米尔并不是温和地推广信仰。他在基辅摧毁旧神像,扔进伏尔霍夫河,百姓哭天抢地却无能为力。对一些抗拒的城市,比如诺夫哥罗德,他甚至派出武将多布里尼亚率军镇压,并放火烧城,逼迫居民接受洗礼。这个过程像极了“火中洗礼”——不是灵魂的感召,而是铁与火的征服。

      从千年传统到身份象征

        自从改信东正教之后,俄罗斯王公贵族与教会密切合作,东正教逐渐融入民族身份之中。一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,布尔什维克上台,开始推行无神论,大规模打压宗教、关闭教堂。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,宗教信仰才再次回归民众生活。

        今天的俄罗斯,东正教已恢复其“官方主流地位”,但多数人对宗教的态度仍偏象征化。数据显示,虽然75%的俄罗斯人自称东正教徒,但近八成从不守斋,六成从不去教堂。

        正如东正教百科中心负责人谢尔盖·克拉韦茨所说:“信仰并没有真正渗透进我们的日常行为。”换句话说,对很多人而言,东正教不再是教义,而是一种文化标签。

      信仰的背后,是权力、文化与民族认同的交汇

        俄罗斯人为何大多信仰东正教?不仅仅是信仰的选择,更是一次政治决策、一次文化转向、一次民族身份的确立。喝不喝酒、该信哪个神,在弗拉基米尔时代,是国家命运的问题;而到了今天,信与不信,也许更多是一种“我是俄罗斯人”的自我认同。

        这,就是东正教在俄罗斯千年扎根的真实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