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W2RU
GW2RU

【俚语学习06】“这事儿,啃不动!”——俄语中的硬骨头表达你知道吗?

《你好,俄罗斯》多媒体平台
nicoletaionescu / Getty Images / Getty Images
在俄语中,有一句非常传神的俗语,用来形容某人面对困难任务束手无策、毫无头绪,那就是:“Не по зубам”。直译是:“不合牙口”或者“牙齿不够格”。这不是在说牙疼,也不是缺牙,而是用来表达——“这事太难了,我啃不动!” 就像我们常说的“咬不动的硬骨头”、“不是我能驾驭的”。

       这句俗语可以追溯到真实的饮食情境。例如,俄国作家米哈伊尔·萨尔提科夫-谢德林在他的最后一部小说《波谢洪老事》(«Пошехонская старина»)中就用到了这个表达的字面含义。他写道:

             «В течение всего обеда они сидели потупив глаза в тарелки и безмолвствовали. Ели только суп и пирожное, так как остальное кушанье было не по зубам.»(“整顿饭她们都低头盯着盘子默不作声,只吃了点汤和小点心,其他的饭菜实在是咬不动。”)

       这句描写,既有趣又现实,把“吃不动”写得活灵活现。但在现代俄语中,“не по зубам”更多用于比喻意义:

             当一个问题太复杂,让人一筹莫展;

             当一项任务难如登天,即使费尽全力也无法完成;

             或者,当某个领域的知识高深莫测,简直像在啃铁块。

       你就可以说:“Эта задача мне не по зубам.”(这个问题我真是啃不动。)

       这个表达与中文中的“力不从心”“不是我的菜”“硬骨头”“搞不定”非常贴近,但它多了一种形象的“物理感”——像用牙齿去对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。语言的画面感十足,一听就知道,是遇到了不好咬的难题。

       所以,下次当你在俄语环境中听到“не по зубам”,别以为是谁牙坏了——他是在告诉你:这事太难,我真心没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