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W2RU
GW2RU

从樱桃园到远东孤岛——5部必须读的契诃夫经典

从樱桃园到远东孤岛——5部必须读的契诃夫经典
基拉·利西茨卡娅(照片元素来源:Stolbovsky (CC BY-SA 3.0授权使用)、亚历山大·格拉德施泰因/俄罗斯卫星通讯社、公共资源)
  如果文学是捕捉人心的镜头,那么契诃夫的笔,永远像一台定格细节的相机——他没有恢弘庞大的长篇,却用短小精悍的故事、冷静而温柔的视角,刻画出一个又一个令你久久难忘的人物。500多篇短篇小说、17部戏剧,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上演。他的作品,没有宏大叙事的喧嚣,却有生活本身的呼吸与温度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5部不容错过的契诃夫代表作。

        1.《套中人》

电影《案中人》剧照(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,导演:伊西多尔·安年斯基,1939)
苏维埃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(现白俄罗斯国家电影制片厂)

        高尔基曾写信对契诃夫说:“读完您哪怕最不起眼的一个小故事,其他作品看上去都显得粗糙,仿佛不是用笔写的,而是用木棒刻出来的。”的确,契诃夫能用最轻的笔触,写出最深的情感。

        《套中人》是其中的代表——篇幅短小,却像一则寓言。故事里,一个孤僻的人,把自己包裹在层层“套子”里:无论天气多好,他总是穿着棉衣、打着雨伞,家门上锁得像监狱。他害怕一切出格的事,拒绝与世界真正接触。最终,他孤独地死去,脸上却带着解脱的笑容——因为他终于躺进了一个永远不会离开的“套子”里。

        今天,“套中人”已成了一个带有贬义的代名词,用来形容那些拒绝拥抱生活、错过无数机遇的人。

        2.《小可爱》

电影《小可爱》(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)剧照
谢尔盖·科洛索夫/莫斯科电影制片厂(1966)

        女主人公奥连卡温柔得几乎透明,大家都叫她“小可爱”。她的生活,几乎完全依附于身边的男人:先是剧院经理,后来是木材仓库管理员,再后来是兽医。她总是全身心投入对方的事业,兴趣、知识甚至语言都随之改变。

        列夫·托尔斯泰非常喜爱这个故事,甚至把奥连卡看作理想的女性形象。但契诃夫本人,并未完全赞同这种“无我”的人生选择——他只是平静地呈现事实,让读者自己去思考:这样的爱,是温柔,还是失去自我?

        3.《三姐妹》

从左到右:玛格丽塔·沃洛金娜饰演玛莎、柳博芙·索科洛娃饰演奥尔加、塔季扬娜·马尔琴科饰演伊琳娜,在电影《三姐妹》(由萨姆森·萨姆索诺夫执导,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) 的片场。
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/ Sputnik

        契诃夫曾自嘲:“很多对话,几乎没有情节。”这部戏正是如此——几乎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线,却让人看见生活原本的样子。

        三姐妹和他们的弟弟住在一个省城。父亲去世后,他们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。大姐奥尔加当教师,中间的玛莎婚姻不幸,小妹伊琳娜既找不到心仪的男人,也找不到热爱的事业。她们是有修养的知识分子,却在单调、空虚的生活里消耗青春,只能用梦想填补现实的空洞——而这些梦想,终究没能实现。

        4.《樱桃园》

从左到右:演员米哈伊尔·齐明 (饰演洛帕欣)、米哈伊尔·扬申 (饰演西梅奥诺夫-皮希克)、阿拉·塔拉索娃 (饰演拉涅夫斯卡娅)、帕维尔·马萨尔斯基 (饰演盖耶夫) 和阿列克谢·格里波夫 (饰演费尔斯) 在莫斯科艺术学院剧院上演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的戏剧《樱桃园》的演出
米哈伊尔·奥泽尔斯基/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/ Sputnik

        这是一部标志性的契诃夫戏剧,被视为对没落贵族阶层的审判。女地主拉涅夫斯卡娅在法国挥霍了全部家产,只剩下祖传庄园和美丽的樱桃园。但因欠债,庄园即将被拍卖。出身农奴的商人洛帕欣建议,把土地分成小块出租,以此赚钱还债——但拉涅夫斯卡娅拒绝了。结果,洛帕欣自己买下了庄园,那片象征旧日诗意的樱桃园,也在斧声中倒下。

        首演时,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:“樱桃园并不带来收入,它只是保留了往日贵族生活的诗意。但时代在变,经济发展需要新的秩序,旧的浪漫,终究要让位。”

        5.《萨哈林岛》

契诃夫笔记中的萨哈林囚犯照片
公共资源

        1890年,身体虚弱的契诃夫,做出当时几乎不可想象的决定——横跨西伯利亚,前往远东的萨哈林岛。那是流放犯人和苦役之地,气候恶劣,路途艰险。他花了两个半月才抵达那里,并在岛上生活了三个月,深入考察当地,尤其是那些被判终身流放的囚犯。

        他以医生般严谨的态度,记录了岛上的人口数据、刑罚制度、童工状况——既冷静又真实。《萨哈林岛》这部纪实作品,既是文学,也是珍贵的社会档案,让外界第一次直面这个被遗忘的角落。

        契诃夫的文字,没有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,却能让人一遍遍回味——他写的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,是不动声色的时代转折,是人心深处那些难以言说的温柔与酸楚。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艺术的任务,不在于回答问题,而在于提出问题。”

        在这个快节奏、易遗忘的时代,也许我们更需要用片刻安静,去读一读契诃夫——因为他的故事,不仅写给过去的人,更写给此刻的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