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个短篇,胜过长篇巨著——你不可错过的契诃夫世界

《你好,俄罗斯》平台多语言编辑团队(照片元素来源:公共资源) 十个短篇,胜过长篇巨著——你不可错过的契诃夫世界
《你好,俄罗斯》平台多语言编辑团队(照片元素来源:公共资源)
  在文学的浩瀚海洋里,有的作家用磅礴的长篇去描绘时代的波澜,而安东·契诃夫却选择用短短数页,照亮人性最幽微的角落。五百多篇短篇,如同五百枚锋利的镜片,将生活切割成微小的切面——平凡、琐碎,却又深刻得令人心惊。他不评判,不说教,只是安静记录,如同一个目光清澈的旁观者,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看到自己。正如高尔基所说:“在读了您最不起眼的一个故事后,其他文字都显得粗糙,仿佛不是用笔,而是用木棍写成的。”以下十篇短篇小说,就是进入契诃夫世界的最佳入口。它们篇幅短小,却胜过最厚重的长篇——因为它们写的,是生活本身。

        1、《变色龙》(Хамелеон1884

公共资源 《变色龙》,契诃夫著 / 德米特里·卡尔多夫斯基绘(1910)
公共资源

        一个在集市上发生的小插曲,讽刺了人性中趋炎附势的丑态。金匠赫留金被一只小狗咬了手指,警官奥丘梅洛夫赶来处理。起初,他义愤填膺,要求立刻杀掉狗并罚它的主人。但当得知狗可能是将军的,他立刻改口:“它怎么可能咬你?”可又听说可能不是将军的,他马上又要求处理掉……反复摇摆,只因身份不同。契诃夫用轻巧的故事,照出人们在权势面前的立场变化。

        2、《万卡》(Ванька1886

莫斯科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《新来者》,契诃夫著/伊万·博格丹诺夫作(1893)
莫斯科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

        九岁的孤儿万卡被送去鞋匠铺当学徒。圣诞前夜,趁大家去做礼拜,他偷偷写信给远方的爷爷,诉说被打、挨饿、受欺负的苦日子,请求接他回家。信封上,他只写了“乡下,给爷爷”。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送达的地址,也是无数孤苦请求在现实中消散的象征。从此,“寄给爷爷的信”成了俄罗斯文化中指代无处可去的呼喊的隐喻。

        3、《小栗子》(Каштанка1887

公共资源 《小栗子》,契诃夫著 / 德米特里·卡尔多夫斯基绘(1903)
公共资源

        一只混血小狗在街头走失,被马戏团演员收留,并训练成表演犬。首演那天,观众中有人喊了它的旧名,它立刻冲向原来的主人——即便过去的生活充满饥饿与虐待。契诃夫赋予动物细腻的情感,反衬出人心的冷漠。小栗子证明,忠诚有时胜过舒适和名声。

        4、《学生》(Студент1894

荷兰国立博物馆(阿姆斯特丹) 《彼得的否认》(伦勃朗作,1660)
荷兰国立博物馆(阿姆斯特丹)

        复活节前夕,神学院学生在寒风中回家,感到历史千年未变,贫穷与愚昧依旧。他向村中两位寡妇讲述彼得否认耶稣的圣经故事,老妇听后落泪。学生忽然明白,过去的苦难与人心的感动是相连的,生命因此有了意义。短短数页,写尽信仰与理解的顿悟。

        5、《阁楼上的房子》(Дом с мезонином1896

雅尔塔电影制片厂 电影《阁楼上的房子》(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)剧照(导演:雅科夫·巴泽利安,1960)
雅尔塔电影制片厂

        一个闲散画家爱上了邻家的小女儿——温柔浪漫、崇拜艺术;而她的姐姐则积极务实,教书、看病、奔走为村民争取医疗站。两种人生观——“小事也有意义”与“必须等大变革”——在故事中对峙。契诃夫本人信奉“微小之事”也能改变世界,这部作品像是一次温柔而深刻的思想碰撞。

        6、《伊奥尼奇》(Ионыч1898

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 电影《在圣城》(根据契诃夫作品《伊奥尼奇》改编,导演:约瑟夫·凯菲茨,1966)剧照
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

        年轻的医生带着理想来到小城行医,常去文化气息浓厚的图尔金一家做客,并向他们的女儿求婚,却被拒绝。多年后,他变得肥胖、懒散、唯利是图,对当年的浪漫已无兴趣。契诃夫以此描写理想被日常消磨的过程——一个人如何从激情青年变成庸常之辈。

        7、《套中人》(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1898

苏维埃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(现白俄罗斯国家电影制片厂) 电影《案中人》剧照 (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,导演:伊西多尔·安年斯基,1939)
苏维埃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(现白俄罗斯国家电影制片厂)

        贝里科夫生活在“套子”里:大衣、雨伞、思想……一切都用保护壳包裹。他惧怕变化,直到死后才露出难得的安宁——因为他终于进了“永远的套子”——棺材。这个形象成为俄语中指代惧怕冒险、困于舒适区的固定说法。

        8、《醋栗》(Крыжовник1898

列昂尼德·普切尔金、弗谢沃洛德·普拉托夫、莉迪亚·伊希姆巴耶娃 电影《醋栗》剧照 (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,导演:列昂尼德·普切尔金、弗谢沃洛德·普拉托夫、莉迪亚·伊希姆巴耶娃,1967)
列昂尼德·普切尔金、弗谢沃洛德·普拉托夫、莉迪亚·伊希姆巴耶娃

        一名办事员省吃俭用、甚至因吝啬害死妻子,只为实现买庄园、吃自己种的醋栗的梦想。多年后,他得偿所愿,却沉溺在自我满足中。与《套中人》一样,这个故事批判了狭隘的幸福观——沉迷于小小私欲,忘记世界的辽阔。

        9、《小可爱》(Душечка1898

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电影《小可爱》剧照(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,导演:谢尔盖·科洛索夫,1966)
莫斯科电影制片厂

        温顺的奥莲卡被大家称为“小可爱”,她总是全心融入丈夫的事业:剧院经理、木材仓库主管、兽医……换了丈夫,她就换兴趣和词汇。作品探讨了女性在19世纪末角色的转变——从传统依附到自我独立的时代拐点。契诃夫并未评判,只是提出思考。

        10、《带小狗的女人》(Дама с собачкой1899

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电影《带小狗的女人》(根据契诃夫同名作品改编)剧照(导演:约瑟夫·凯菲茨,1960)
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

        两个婚姻不幸福的人在克里米亚邂逅,开始短暂的度假恋情。回到各自的家庭后,他们依然思念,最终决定秘密相见、憧憬共同未来。契诃夫写的不是激情冲破一切的爱情,而是随波逐流中悄然滋长的情感。

       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,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,却能让人在不经意间被击中。他写的不是英雄、不是传奇,而是你、我与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。他的世界里,生活是灰色的,但人心的细节是彩色的。读完这些故事,你会发现,短篇也能像长河一样,流向深远——甚至更直抵人心。
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