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外语写作的俄罗斯文学巨匠:跨越语言的四段传奇
1、伊万·屠格涅夫(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)——俄罗斯与欧洲的文化桥梁
作为出身显赫的贵族,屠格涅夫自幼便精通法语、德语和英语。他的母亲瓦尔瓦拉虽以专横闻名,但在教育上毫不吝啬——她自己受过良好教育,博览群书,频繁旅行,并为孩子聘请最好的家庭教师。
大学毕业后,屠格涅夫前往柏林大学旁听讲座,随后多年旅居欧洲。他与狄更斯、亨利·詹姆斯、乔治·桑、雨果、梅里美、左拉、莫泊桑、福楼拜等文学巨匠交往甚密,成为俄罗斯与西欧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。
他的法语与德语水平高到足以为外国译者担任顾问,亲自翻译俄国文学作品,撰写前言和注释,还创作批评文章与随笔。1879年6月18日,屠格涅夫获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——这是对他跨文化贡献的最高礼赞。
2、费奥多尔·秋切夫(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ютчев)——外交官诗人的多语人生
18岁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,秋切夫进入驻慕尼黑的俄国外交使团,一待就是二十多年,直到41岁才回国。
在巴伐利亚,他与哲学家谢林、诗人海涅往来密切;1837年又调往都灵担任使团一等秘书。他的法语几乎无可挑剔——不仅是工作语言,还用它写作并发表政治评论文章。
他的德语则融入家庭生活——两任妻子都是德国人,他在巴伐利亚的日子里与当地文人深度交流;旅居意大利时,他的意大利语水平也精进到相当高的程度。而俄语,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海外岁月里,成了他最私人、最热爱的表达方式——写诗。
3、弗拉基米尔·纳博科夫(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)——双母语的文学魔术师
纳博科夫出生在富裕的贵族之家,在家族中,流利掌握几种欧洲语言是理所当然的传统。自幼,他和兄弟姐妹就用俄语、英语、法语三语交流。纳博科夫自己回忆说,他学会用英语阅读的时间比学会用俄语还早,从此英语成为他的第二母语。
从剑桥大学毕业后,流亡在外的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——用英语写作。他的第一部英文小说是《塞巴斯蒂安·奈特的真实生活》,此后他不再用俄语写长篇小说。他还将普希金的《叶甫盖尼·奥涅金》、莱蒙托夫的《当代英雄》以及《伊戈尔远征记》译成英文,让更多西方读者认识俄罗斯文学的瑰宝。
4、约瑟夫·布罗茨基(Иосиф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родский)——从工厂工人到美国诗人
在教育背景上,布罗茨基与纳博科夫形成鲜明对比——他艰难读完八年级,更艰难地拿到高中毕业证,还做过工厂工人。但他酷爱阅读,自学英语。
流亡美国后,他成为密歇根大学的文学教授,不过授课方式相当特别——他不教教科书,而是与学生一起进行慢速精读与诗歌赏析。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,他的英语水平已经足以创作诗歌与散文,从此,他的作品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,也在两个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。
屠格涅夫用外语打开了俄罗斯文学通往世界的大门,秋切夫在多语的外交生涯中守住了诗心,纳博科夫在双母语间玩转文学魔术,布罗茨基则用自学成才的英语续写了流亡者的尊严与才华。
这些跨越语言界限的创作,不仅是个人天赋的展现,更是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化版图上留下的深刻印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