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俄罗斯文学遇见恐龙:三部跨越时空的奇幻之作

«通往知识的道路»出版社(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«Путь к знанию»)/1924 《普鲁托尼亚》(弗拉基米尔·奥布鲁切夫著)
«通往知识的道路»出版社(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«Путь к знанию»)/1924
  恐龙,这些远古巨兽,早已在银幕上、科普读物中和孩子们的玩具柜里安营扎寨。它们是科学的宠儿,也是流行文化的明星。可在俄罗斯文学的世界里,恐龙的身影却并不多见。这是为什么呢?也许是因为它们太陌生,太庞大,太容易和“虚构”划上等号;也许是因为作家们更钟情于人类社会的悲喜剧。然而,总有一些人愿意冒险,去挑战这种隔阂,把这些史前巨兽请进自己的作品中,让它们在纸面上复活。今天,我们要讲的,就是三位俄罗斯文学大家如何在不同的年代、用各自的方式,让恐龙闯入他们的想象世界。

  1、从《失落的世界》到《普鲁托尼亚》

尼格玛出版社(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игма)/2023 《普鲁托尼亚》(弗拉基米尔·奥布鲁切夫著)
尼格玛出版社(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игма)/2023

  20世纪初,恐龙在欧洲大众文化中才刚刚“露面”。英国作家阿瑟·柯南·道尔的小说《失落的世界》(1912)一经出版便风靡全球,把充满恐龙、翼龙和猿人的高原带进了千家万户的想象中。很快,这本书被译成俄语,并落入著名地质学家、旅行家弗拉基米尔·奥布鲁切夫之手。

  奥布鲁切夫读得津津有味,但科学家的敏锐让他注意到其中不少不够严谨的地方。于是,他索性亲自执笔,创作了一部既有科学依据,又充满冒险情节的小说——《普鲁托尼亚》。

  这本书写于1915年,1924年正式出版。故事讲述一支科学考察队意外发现了位于地球深处的巨大空洞,那里由地核的光芒照亮,生活着从恐龙到猛犸、从剑齿虎到史前鱼类的各种古生物——就像一个地质年代的大型活体博物馆。

  2、《跃入虚空》:把恐龙送上金星

«青年近卫军»出版社(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«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»)/1935 《跃入虚空》(亚历山大·别利亚耶夫著)
«青年近卫军»出版社(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«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»)/1935

  被誉为“俄罗斯科幻之父”的亚历山大·别利亚耶夫,在恐龙题材上走得更远——他干脆把它们送到了外星。

  上世纪初,人类对金星几乎一无所知,除了知道它是一颗行星,其余全凭想象。于是,别利亚耶夫在1933年的小说《跃入虚空》中,为金星铺设了一个奇幻的生态系统:高耸的丛林、巨型恐龙、巨虫横行,还有六只手臂的猿类怪物。故事的主角是逃离地球政治动荡的人类,却在金星上陷入新的险境——从一个火坑跳进了另一个火坑。恐龙在这里,不只是古生物,更是未知世界的象征。

  3、《紫色球》:儿童视角的史前奇遇

«埃克斯莫»出版社(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«Эксмо»)/2023 《紫色球》(基尔·布雷切夫著)
«埃克斯莫»出版社(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«Эксмо»)/2023

  时间来到1983年,科幻作家基尔·布雷切夫带来了温暖又充满想象力的儿童科幻小说《紫色球》。

  故事的主人公是聪明机灵的小女孩阿丽萨·谢列兹尼奥娃。为了阻止一场由外星遗物引发的致命疫情,她乘坐时光机回到“传奇时代”。这里的恐龙不再冷血威猛,而更像童话中的巨龙——它们与魔法师为邻,也和古代传说中的怪物并肩而立。虽然科学性在这里让位于童趣,但故事依然保留了基本的时间线——恐龙属于遥远的史前世界,只是换了更适合儿童的包装。

  在俄罗斯文学的长河中,恐龙并非主流,但它们在奥布鲁切夫、别利亚耶夫和布雷切夫的笔下,分别化作了科学探险的标本、外星奇观的居民、以及童话故事的守护者。

  它们的形象,跨越了地球与宇宙、科学与幻想、成人世界与儿童乐园。也许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——它不必忠于一个唯一的现实,而是可以让恐龙在不同的时空里重生,带着各自的意义,继续在读者的心中行走。
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