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48年的爱情,在2025年刷爆TikTok—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白夜》如何俘获年轻人
最近,俄罗斯文学巨匠费奥多尔·陀思妥耶夫斯基(Фёдор Достоевский)在互联网上迎来了一次“复活”。起因是TikTok上一批年轻用户,意外“发现”了他,并且一见倾心。短短几周,《白夜》(Белые ночи,1848年)就从尘封书架冲上了社交平台的热搜。
这部篇幅不足一百页的中篇小说,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年轻男子,在圣彼得堡的“白夜”——几乎不见黑暗的夏夜——邂逅了一位同样孤单而神秘的女孩。两人都是局外人,却都渴望与人建立真正的联系。故事简短,却带着浓厚的诗意与淡淡的忧伤,让人读完后久久难以释怀。
TikTok上的短视频创作者们,被这种氛围感深深吸引。他们拍摄昏黄路灯下的街道、空旷的长椅、缓缓流淌的河水,用低沉或轻柔的配乐配上小说的经典台词——“整整四个夜晚,我拥有了一份温暖的幻梦。”——这些视频迅速获得了数百万次播放。还有人开始制作《白夜》主题的表情包和网络梗图,让这部19世纪的文学作品,摇身一变成了社交媒体上的潮流符号。
它的爆红原因并不难解释:
首先,这是一部充满画面感与情绪张力的爱情故事,主角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,正好符合当下年轻人对“独特气质”的追求;
其次,它足够短——不到一百页,哪怕是习惯快节奏“短视频思维”的读者,也能在几个小时内读完;
最后,小说的核心情感——孤独与渴望——是跨越世代的共鸣点。
随着热度的攀升,《白夜》在不少书店再次卖断货。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,这或许是最令人欣慰的“文化回潮”:19世纪的名著,不是靠教科书或课堂,而是靠年轻人的主动分享回到了大众视野。
在流量时代,我们常以为经典文学只能被束之高阁,直到《白夜》告诉我们——好故事无需包装,它的力量会自己穿越时间找到读者。160多年前,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圣彼得堡的夏夜写下这段邂逅时,或许从未想过,未来会有一群在屏幕前刷短视频的年轻人,被它的温柔与忧伤击中。而今天,这份跨越世纪的共鸣,正悄悄提醒我们:真正的浪漫,从不受时代限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