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哲学遇上权力:伏尔泰、狄德罗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金钱与思想交易

18世纪的欧洲,不仅是启蒙思想的盛世,也是智者与君主之间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利益与理念的交换会”。那时,写信、拜访、长谈,不只是文人雅兴,更是名副其实的生意。有人借此终身衣食无忧,有人将自己的思想当作最珍贵的货币,而俄罗斯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,正是这一场跨国思想交易中的最大买家。
在那个崇尚思想与才华的时代,哲学家与君王的往来往往带着浓浓的功利色彩。让-雅克·卢梭每年能从巴登藩侯卡尔·弗里德里希处领到一笔不大不小的终身年金;达朗贝尔则从法国国王路易十五那里领取固定的资助。然而,这些与两位顶尖“交易高手”——狄德罗与伏尔泰——相比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

叶卡捷琳娜二世对狄德罗的“投资”可谓慷慨。1765年,她以1.5万里弗收购了狄德罗的全部藏书,却允许他继续担任“终身馆长”,每年领取1000里弗薪水。1773年,狄德罗远赴圣彼得堡,与女皇几乎每日长谈。他毫不留情地批评农奴制乃至她的统治,但叶卡捷琳娜为了塑造“开明君主”的形象,不仅耐心倾听,还替他支付旅费,并赠予一枚镶满钻石的戒指——狄德罗直到去世都视其为珍宝。狄德罗曾强调,他卖的是书,不是自己。然而,这位慷慨资助同仁、资助出版的思想家,尽管收入颇丰,却始终未能积下厚财。

相比之下,伏尔泰在这场思想与金钱的交易中显得更加老练,也更加富有。他同时接受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与路易十五的馈赠,并将所得投入生意。但他最大的资助者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——两人的书信往来长达15年,女皇支付给他的资助占到他收入的近一半,还时不时替他偿还债务。作为回报,伏尔泰充当了女皇在欧洲的“宣传大使”,称她为“坐在王座上的哲学家”,并力挺她的外交政策。
1778年伏尔泰去世后,叶卡捷琳娜又斥资13.5万里弗(相当于一个小城市一年的财政预算)购得他的全部藏书,将这位思想巨匠的精神遗产搬到了俄罗斯的土地上。
在那场跨越千里的思想与财富交易中,哲学家们以笔为剑,女皇则以财富为墨,共同书写了一段充满智慧与算计的历史。它让我们看到,思想可以是信念,也可以是商品;而权力与才华的结合,往往能改变的不只是当下的舆论,更是历史的走向。